您好!欢迎光临黄山市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旅行社许可证号:L-AH000063 公司简介 | 联系方式 | 黄山天气 | 付款方式
  当前位置:首页 > 旅游指南 > 景区资讯
 
 
——歙县武阳革命老区原洽河村革命活动片断
 
    初建红色政权 成立洽河村农会
 
    1946年秋,中共皖浙支队打下歙县岔口伪乡公所后,支队司令员唐辉(解放后任徽州地区第一任书记、专员)、程灿副司令(在迎接解放军渡江战役中牺牲),派武工队长张家益(解放后任浙江淳安县公安局长)、张健(解放后任歙县民政局长)和少数游击队员来洽河村开展地下工作,扩大游击革命根据地,并成立了地下红色组织——洽河村农会,推荐凌成松为主任,由凌齐河、凌正金(地下交通员)等人组成,开展反地(主)反霸(恶)斗争、减租减息运动及宣传如何对敌斗争。因当时伪县大队(即保三团、保四团)常以剿匪为名前来抢劫老百姓财产,就连猪、牛、羊、鸡都抢去,人民生产、生活不得安宁,处于水深火热之中,苦不堪言。农会派民兵在朝山降站岗放哨(有时在村附近放流动哨),发现敌情就敲竹筒报警,好让村民提前躲避。地下交通员立即向岔口打银匠“海师”或摆小吃摊的“吴上月”报告,他们再又向下一站报告,庙前村的张有水以卖小猪为名,也到各村交通站联系,好让游击队做好战斗及群众躲避工作,免遭损失。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 在洽河打游击  开展革命活动
 
    同年11月,唐辉、程灿、吴叔林(解放后任休宁县长)、萧勇(解放后任休宁县师范校长)、张家益等200多游击队员冒雪来到洽河开展反地反霸斗争及减租、减息运动:首先清算了“死地主”,即上、下祠堂庙会剥削的积蓄全归农会,农民租种的田地实行减租,借的高利贷实行减息,农民拍手称快。
 
    紧接着,1947年3月,游击队捉拿下高山伪联保主任余玉蒙及参与火烧竹筒坦惨案的帮凶,到方岭下外平坦执行枪决。
 
    洽河村凌成灶(离休干部、解放后任歙县文化馆馆长)1946年到绩溪孔灵农垦中学(时为皖南特委培养党政军干部基地)学习,后在皖浙支队政工组工作,有时回家,协助农会反地反霸工作。
 
    游击队在洽河活动期间,早上练兵,唱红色革命歌曲。其中“新四军与老百姓”,歌词是:新四军与老百姓,咱们是一家人,咱们是一家人哪,才能打得胜唔!打垮了反动派,咱们做主人啊……第二首“ 你是灯塔”,歌词是:你是灯塔,照耀着黎明的海洋;你是舵手,掌握着航行的方向;年青的中国共产党,你就是核心,你就是方向,我们永远跟着你走,中国一定解放;我们永远跟着你走,中国一定要解放。第三首是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”(歌词略)。他们白天学习军事和文化知识,有时也练兵,一有空就帮群众挑水劈柴、收晒粮食、打扫卫生,军民如同一家人。晚上开展反地反霸斗争,如到武阳捉拿伪县参议姚永法、方村瘌痢应(外号)。这两人都是勾结伪县大队刺探皖浙支队活动情况、给敌人带路、和敌人一起残害老百姓的大坏蛋。游击队还和半川恶霸江外寿作斗争,要求退赔认罪;要求洽河伪保长凌家锡认罪并告诫不准害老百姓等等。
 
    军民两次联手 摧毁敌人碉堡
 
    1947年2月,唐辉、程灿对敌方武阳头凹碉堡侦察后,在韭菜坞村民项有水家吃中饭,当地百姓都非常热情拿出食物招待他们。吃过中饭,程灿拿出银币付饭钱,项有水说:“你们是为百姓除害,这钱绝不能收……”。当时,农会已做了大锅饭,谁知游击队没来,只好酿酒。过了几天,(游击队)突然到洽河,说去打碉堡,并安排民兵做好游击队和自己吃的晚饭。20个民兵都做了不少油面粉粿、春粉粿、玉米粿等干粮,汇合游击队一起到韭菜坞。项有水又带着军民们沿山降而下,避开敌人。绕到头凹碉堡对面一山头,游击队对敌一阵猛烈攻击后,军民齐声高喊:“你们被包围啦,投降吧,交枪不杀!”在四面楚歌声中,敌人丢枪保命,仓促而逃,我军民缴获了许多枪支、弹药,接着又从四面八方找来柴火烧毁敌堡,凯旋而归。
后来,敌人又在武阳村头对河小山坡上建一碉堡,常有驻敌。那时候,洽河一带百姓经过武阳都要到伪保长处开“通行证”,否则抓到以匪论处或做苦力以待保释,老百姓苦不堪言。
 
    1948年9月中旬,程灿、吴叔林、张健率游击队再到洽河,村农会发动村民找碎碗片、玻璃片、钉鞋钉用于自制土炮,决定再次攻打武阳碉堡。晚上,大家悄悄出发到武阳,包围碉堡。先用一响炮竹和大串鞭炮放到爆油箱里爆炸一阵,再用土炮轰敌堡,吓得敌人心惊胆战,喊爹叫娘。我军对敌高喊:“你们被包围啦,交枪不杀!不然用炮轰,你们死无葬身之地啦。”敌人只好丢枪逃命去了。军民夺得枪支弹药胜利而归。那晚,洽河农会做了丰盛的晚餐,大家喝庆功酒(米酒),酒足饭饱后高高兴兴开进木竹坦去。
 
    敌人疯狂报复 百姓遭受残害
 
    1947年3月的一天,大雾弥漫。国民党反动派进攻我洽河革命根据地,进行疯狂报复,村民躲避不及,有的被捉到岔口,村民凌玉松不甘示弱,趁敌人不注意,拿了二、三支枪准备送游击队,出门后又被捉,惨杀在岔口河滩。解放后,伪县长被捉拿归案,凌玉松妻子作为岔口区代表到县参加公判大会,控诉这一罪行,后伪县长被镇压;村民凌玉彩路过洽河回家,半路被反动派当匪枪杀。反动派还到处找年轻女性进行奸淫,抢夺老百姓财物,无恶不作,丧尽天良。
 
    烈士血洒洽河 人民获得解放
 
    1949年4月21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强渡长江。23日解放了南京,宣告了蒋家王朝的覆灭。国民党反动派部分残敌东窜西逃,曾号称蒋匪精锐部队的192师12000余敌逃到洽河地区。老百姓发现后即与村农会汇报,接着派人到正口村与追击残敌的解放军联系。解放军部队派出两个连前来作战,到达洽河时见敌人已村东大月岭、村北龙王尖和村东南一处高地,三个制高点形成三足鼎立之势,对我军作战极为不利。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,我部队决定组成“敢死冲锋队”,以一位名叫刘祯的排长为首(后光荣牺牲),选出30名战士组成三个组,以一敌十,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。终于经过三天两夜的艰苦奋战,红旗插上了龙王尖,洽河获得解放,27名解放军在这次战斗中英勇牺牲了。洽河村在党和政府关怀、支持下,收埋了烈士骨骸,建起烈士陵园,供子孙后代瞻仰。
 
    健全新农会组织 领导权归农会
 
    解放初期,再建新农会。洽河上下村并为一村,取名“洪挥村”,选举凌成松为农会主任,凌成寿为治安主任,凌德金为调解主任,凌齐海为民政助理,凌齐森为财粮助理,凌齐和为青年委员,还有凌志海、凌家根等组成。
 
    土改时,为进一步健全农会组织,选举凌齐孟为村长,凌灶生为农会主任,凌德金为治安主任,凌齐森为民政助理,凌齐和为财粮助理,凌志海为青年委员,凌森沐、凌家根、凌至春为武装部负责人,汪春时、邱金妹为妇联会兼调解工作。农会发动妇女做军鞋(解放战争农会做好一切支前工作,如组织“担架队”“带路班”“做送饭班”等工作)
 
    土改将要结束,美帝发动侵朝战争,村农会和工作队召开全村青年大会,动员三十多名青年报名参军,洽河村名列全县第一,到区县体检后,有十九名青年合格入伍,清一色姓凌。入伍那天,结合土改胜利,吃过早饭全村群众敲锣打鼓,放爆竹,鞭炮,穿新衣,穿“百斗鞋”“扭秧歌舞”“打花棒”欢送参军(志愿军),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。送好参军,全村大游行庆祝土改胜利,群众还手握“三角旗”写有标语口号的“薄刀旗”,从此农民安心生产多打粮食,多支“爱国粮”。农会有不可磨灭的功绩,为新中国建设再做更大的贡献。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凌致和回忆询问搜集撰写
 
Copy © 2010-2020 [黄山春秋国际旅行社] 版权所有 [经营许可证L-AH000063 ] 地址:黄山市屯溪仙人洞新苑6幢401室   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罗阳
24小时服务热线:13955974196 电话:0559-2312377 2312318 传真:0559-2312399 客服扣扣:2523095776 / 2309549956 投诉电话:0559-12345
部分图片、文字来源于网络,如若侵权,请联系本网删除。 E-mail:hscq126@126.com 皖ICP备18014645号-5 皖公安备34100202000397
友情链接